“強扭的瓜不甜”少兒學英語,是同樣的道理,不能強迫,不能灌輸,重在興趣,通過游戲、故事、情境、對話交流、日常應用等靈活的方式,讓孩子充分享受學習英語的快樂!小編在快樂中讓你愛上學習英語! 游戲多一點,書本是一點 “寓教于樂”是教育的很好的境界,對學生如此,對兒童也是如此。兒童英語的學習不能“成人化”,不能“照本宣科”。孩子的成長是有規(guī)律的,愛玩就是天性,快樂就是王道!所以,通過各式各樣的游戲,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吧!讓孩子的書少一些文字,多一些圖畫,既培養(yǎng)了孩子對顏色的敏感度,也讓閱讀不是那么枯燥啦! 興趣多一點,灌輸少一點 我們首先必須要明確一點,那就是讓孩子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么?不是為了什么“贏在起跑線上”,不是為了讓孩子的英語水平有多高,更不是為了在別人面前顯擺孩子多聰明。而是,培養(yǎng)孩子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,提高孩子對語言的敏感性。所以,不要太追求學習的效果怎么樣,不要攀比,不要眼紅別人家孩子會了100多個單詞,只要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就好了。 怎樣讓孩子愛上英語?家長能做的事情,就是維持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,為孩子提供一個合適的環(huán)境,當然還需要動腦筋發(fā)揮智慧,想出一些生動有趣的方式進行引導,讓孩子充分享受學習的快樂,千萬不能做知識性的灌輸!別忘了,興趣是很好的老師。 應用多一點,記憶少一點 通過死記硬背去強迫孩子學習的方法不可取,現(xiàn)在,2歲認識一千個漢字、3歲記住一千個單詞的兒童,到處都是。然而有意義嗎?這樣的“神童”,無非是證明了孩子的記憶力超強、證明了人的大腦潛能無限罷了。學習的關鍵還是在于,是否能夠“學以致用”! 所以,帶幼兒學習英語,不要光是背單詞,不要光是看書、看圖、看動畫片,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應用。當孩子覺得“哇,英語是這么有用的東西”,他才會增加興趣,才會愿意去聽、去說、去模仿。 在日常生活中,學校的學習中多用英語溝通,形成一種環(huán)境,孩子充滿新鮮感,所以,孩子在輕松的氛圍中感知體驗,自然就會掌握和運用。 故事多一點,詞匯少一點 學英語,我們往往容易想到豐富的詞匯量,其實對于兒童來講,詞匯不是主要的。舉個實例,一位英語專家的女兒,4歲時媽媽就給她增加英語的詞匯量,但是到*之后,其他孩子只用半年時間就趕上了他女兒積累的詞匯量,因此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過度豐富英語詞匯量的作用并不是很大。 其實,數(shù)量有限的簡單詞匯,已經足夠清楚地描述事情,我們不妨通過構造一些故事、設置一些情境,去“解釋”那些貌似深奧的詞匯。穿插故事的英語表達,故事情節(jié)活潑有趣,對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,孩子肯定都喜歡聽,不知不覺就了解了英語詞匯的意思。 交流多一點,知識少一點 英語其實就是一種語言,其本質就是用來交流。所以,一定要讓孩子有交際性的體驗,在自然的生活環(huán)境中,與孩子積極互動。 表達多一點,翻譯少一點 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:爸爸媽媽在孩子學英語后,一個勁兒地問這個用英語怎么說?那個用英語怎么說?估計很多人覺得這種行為很正常,是對孩子做正確的引導和啟發(fā)。 涉及到母語和第二語言,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“翻譯”,不過并不建議用翻譯的方式去學習。從小孩子就形成了中英互譯的概念,腦子里面就是英語、漢語、漢語、英語互相對照,這是不利于思維發(fā)展的。 舉個例子,如果你要說“過來坐下”,你不必告訴孩子“過來坐下”的英文是什么,直接說“come and sit down”,同時一邊做招手示意他過來的動作,再做拍拍沙發(fā)示意他坐下的動作。一次,孩子肯定會問你,你說的是什么意思?。康?,每次你想讓他過來坐下時,你都這么說,都做同樣的動作。幾次以后,他自然就知道“come and sit down”是什么意思了。就像小時候教他說話一樣,教他說“爸爸媽媽”時,他不會問你什么是爸爸媽媽。
鼓勵多一點,糾錯少一點 孩子學習英語時,發(fā)音經常不太準確,這與他說母語時的情況是一樣的,剛開始說不準。其實,孩子都是通過嘗試錯誤來學習的,需要很大的發(fā)揮空間,學習語言亦是如此。俗話說“童言無忌”,他們沒有顧慮,口無遮攔,想怎么說就怎么說。對于比較嚴重的錯誤,當然要及時糾正,不過對于很多無傷大雅的瑕疵,就不必挑剔和苛求,沒有必要嚴厲糾錯。 如果孩子總覺得自己說錯了,或者總害怕自己犯錯,那么就會產生畏難情緒,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。培養(yǎng)青少兒說英語的自信比英語說得是否準確更重要,所以,多一些積極的鼓勵和肯定,充分的交流溝通,幫助孩子產生“成就感”,才會有前進的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