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編跟大家了解一下教育兒童英語,有哪些好處跟壞處?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 一、宜聽力先導,忌強求說出 這個我想不難理解,“聽說領(lǐng)*,讀寫跟上”,這個英語學習的基本理念經(jīng)過近二三十年的推廣,已經(jīng)逐步深入人心了。讓孩子聽,能聽多少就聽多少,但不要給孩子提說的要求,孩子愿意說那更好,不愿意說,大人要耐心等著。兒童教育,很多時候就是看大人夠不夠耐心。經(jīng)常見到的一個場景是,家里有客人來訪,大人說起孩子“學英語了”,然后就轉(zhuǎn)向孩子,問“蘋果怎么說?”、“狐貍怎么說?”、“桌子上有本書怎么說”,孩子說得上來那就皆大歡喜,客人還會夸獎孩子兩句,那要是說不上來,……如果在這種時候?qū)⒆右筮^甚,是容易傷害到孩子學英語的熱情的。據(jù)我觀察,初學階段的孩子要開口說,一般要積累一段時間才有信心,切忌過早催他們開口說出來。 聽些什么呢?重要的當然是兒歌,其次是英語動畫片,再次是大一點孩子看的英語電影。至于說電視劇,我是不太建議的,篇幅太長,孩子很難從對情節(jié)的追逐中脫身、把注意力放到語言上。純粹聽的要少,眼耳并用的要多,因為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水平不高,如果僅有一種感官刺激,很難讓他們保持比較穩(wěn)定的注意力集中。英語歌曲雖然是純粹聽的,但一般節(jié)奏感強,往往可以和舞蹈、動作相配,所以也是比較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。 二、宜聚焦意義,忌強求語言聽也好,讀也好,目的當然都是為了學習語言,但如果把語言學習放在一、位,動輒問孩子“學到了多少單詞”、“多少句型”,那無疑是本末倒置,也會消磨孩子的英語學習熱情。舉個例子:一首英文兒歌,我們的學習目標應(yīng)該是讓孩子學會唱,而不是學會其中的單詞詞形、重點句型。對孩子來說,這就是一首歌曲,大人怎么想,對他們來說并不重要。那就繼續(xù)不重要下去吧!學會唱一首歌,本身就是一種情操的陶冶,或者,即便沒有這個什么“陶冶”,只要孩子唱著這歌覺得開心,不就夠了嗎? 說得大一些,語言本來就是一種工具,是達成生活、學習目的的工具,我們學習語言,為的是更好地生活、學習、工作。也正因此,只有把語言還原到它該在的位置的時候,我們才能真正學好語言。再比如,我們跟孩子共同看一部動畫電影,能把電影看懂,知道說了個什么故事,對語言的學習,應(yīng)該在第二遍、第三遍進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