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嘗蘭州特色小吃,讓你唇邊仍留香!
羊肉泡饃
蘭州與西安的羊肉泡饃大不相同。西安是死面(沒有發(fā)酵的面)餅,而蘭州的是當?shù)匾环N發(fā)面餅,它采用一種特殊的發(fā)酵工藝,保持了面粉的原始香味,任何佐料不放時都很可口,放進姜黃(一種食用色素)和苦豆(一種有淡淡苦味的草類晾干磨碎使用)就更不得了,如果中間夾上醬肉,澆點肉湯味道更好。做法也不一樣,西安泡饃需自己掰碎然后回鍋做好,而蘭州泡饃只管做好湯給你放好肉,然后塞給你一個大餅,然后你就自便了,你可以盤起腿,或一股腦兒將餅放進湯里,或一口湯一口餅。
熱冬果
相傳1300多年前,唐朝宰相魏征之母因病咳嗽不止,欲求醫(yī),又畏藥苦。魏征自幼就孝,深其母愛吃梨,便叫仆人把梨汁與研成粉末的草藥熬成膏,味甘而醇,魏母服后不久康復。蘭州熱冬果源于魏母吃梨膏的傳說,冬果梨是蘭州所產的佳果,輔之以冰糖煮爛,飲湯食梨,甘中加甜,美上加美具有滋陰、潤肺、止咳化痰之功效。
甜醅子
清明一過,便是蘭州人普遍制作甜醅子的時節(jié),甜醅子是蘭州的傳統(tǒng)小吃,又名酒醅子。其品種有二,一是莜麥所制,二是青稞所制,青稞是青藏高原獨有的原料。兩種做法大致相同,制作時把莜麥裝入口袋或放在編制簸箕內再三搓拌,去其浮皮;青稞則要舂凈精皮,然后放進鍋內煮8成熟撈出放案上晾,以份量多少比例加入曲子拌勻,入瓷盆內,置熱炕頭或灶上捂嚴發(fā)酵,待兩三天聞到清香酒味時便成。吃起來帶有醇芳的酒汁,故名甜醅子。
羊雜碎
羊雜碎是由羊的心、肝、肺、胃、腸等原料混合燴制的。制作羊雜碎還講究“三料”、“三湯”、“三味”。
“雜碎三料”又分主料和副料,正宗的全羊雜碎之主料(又叫三紅)是心、肝、肺,下鍋的時候切成碎丁或薄片;三副料(又叫三白)是腸(生油的)、肚(生味的)、頭蹄肉(架碗充數(shù)的),下鍋時要切成細絲和長條。一碗羊雜碎,看的就是主副料全不全。
“雜碎三湯”有如下說法。居家過日子,買上一副羊的五臟,下鍋煮好,連湯帶水地熱熱吃起來,這叫吃“原湯雜碎”,味道體現(xiàn)在鮮美清淡上。怕雜碎有五臟異味的人家是先將洗好羊雜碎鍋里氽一下,把湯扔掉,再將雜碎蒸熟切好,重新入鍋添水放調料煮一下,盛到碗里,這叫吃“清湯雜碎”。由于是蒸熟的,味沒入湯,食者味道全從對雜碎的細嚼慢咽中得。街巷鋪點、車站、路口小攤上多是新的雜碎時時不斷地往一個大鍋里續(xù),一鍋湯用文火常熬不換,甚至是這鍋湯經營者叫賣幾年就熬上幾年,湯稠如油,色釅如醬,過往食客買上一碗吃,這叫吃“老湯雜碎”。雜碎酥爛綿軟,醇美味存于湯,故經營者最不舍多給食客加湯。